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來源:新東媒的新文/張殿武2020-06-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立刻想到民俗中的賽龍舟與吃粽子,而在北方弄水擺龍舟的事就免了,吃粽子是容易實現(xiàn)的,每到這個節(jié)氣北方的商家與街頭流動商販會適時推出營銷理念齊刷刷上市,叫賣聲此起彼伏。而每年此時微信滾動信息不失時機地出現(xiàn)“謹防市場粽子包裹物含毒素”的提醒,使得很多人對吃粽子的欲望頓時索然無味。

兼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糾錯與勘誤

文/張殿武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立刻想到民俗中的賽龍舟與吃粽子,而在北方弄水擺龍舟的事就免了,吃粽子是容易實現(xiàn)的,每到這個節(jié)氣北方的商家與街頭流動商販會適時推出營銷理念齊刷刷上市,叫賣聲此起彼伏。而每年此時微信滾動信息不失時機地出現(xiàn)“謹防市場粽子包裹物含毒素”的提醒,使得很多人對吃粽子的欲望頓時索然無味。

在北方,端午作為一個假期更來得實際,基本弱化了一種民俗文化,這是南方與北方生活習慣與地域文化的不同造成的。并且我一直懷疑“一個詩人的死到底與端午節(jié)的由來有何淵源關系”?在我疑問之際,翻看到來自“文匯報筆會”欄目署名作者李榮“關于端午的由來考證”的文章。作者提到聞一多先生的文論《端午考》與隨筆《端午節(jié)的歷史教育》以及學者黃石先生(上世紀30年代就是社會學家吳文藻先生“燕京社會學系”大旗下的重要一員的)在上世紀60年代做過的一部《端午禮俗史》中:“聞一多先生與黃石先生都認為,把端午的源起派在祭屈大夫的頭上,實在是一個民俗上的“誤會”。聞先生戲稱為一個“謊”,那謊的來源,最初是《世說新語》,但最“盛傳”的是在南朝梁吳均的那一部《續(xù)齊諧記》里”。聞一多先生與黃石先生在著文中均提到:“其實,端午之俗,卻是遠早于汨羅遺風,非由屈大夫而起也。其中龍舟競渡與吃粽子兩大節(jié)目,聞先生發(fā)現(xiàn)都與水神即所謂蛟龍有關系。龍舟之上有龍飾,而粽子之以楝葉塞、以五彩絲縛,說明粽子與龍的淵源,原初應該是把粽子投入水中以娛蛟龍也。聞一多先生更是直接指出“端午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這個風俗或最早起于以龍為圖騰之族也。他聯(lián)想到吳越人“斷發(fā)文身”的話,因為《說苑》里面有“剪發(fā)文身,燦然成章,以像龍子者,將避水神也”的記載。那么,這個文身也便是刺以蛟龍之紋飾,吳越族應是以龍為圖騰之族,端午之俗或起于吳越地,漸進而廣及于他地。而黃石先生認端午之俗起于驅(qū)瘟神,亦視后世轉而以之祭屈子為絕大誤會。李榮在文中還提到:“當然,端午起于辟病禳災說,并非自黃石先生始。與黃石先生應是同輩、但在民俗學界的影響更大的江紹原先生,早在1926年便在《晨報副刊》上連載三天發(fā)表了一篇長文《端午競渡本意考》。這或是現(xiàn)代對于端午古俗進行“再思考”的開端之作里,最為人稱道、影響也最為廣遠的一篇?!?

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從歷史史實記載上看,不論是近現(xiàn)代學界先賢推定的“端午始于民間娛樂”、“端午之俗起于驅(qū)瘟神”,還是更早的記載“端午始于上古時期的浴女節(jié)”之說,有一個根本的明確就是:端午之俗確立之前于歷史悲憤詩人兼官吏屈原投身泊羅江事件,也就是說:端午與屈原沒半毛錢的關系!

縱觀人類發(fā)展史,勞動人民才是推動形成民俗的創(chuàng)始者。這就有了一個文化討論話題,筆者按當代的思維習慣與常識推論認為:首先那個中國遠古歷史朝代沒有“詩人”這一現(xiàn)代稱謂,也就沒有“詩人屈原”這一文化標記。其次那個年代無信息化傳播手段,有多少人知道“一個人投河自盡”了?何況那個年代死個人就好像死個螞蟻,根本不稀奇。再就是那個年代一個官員投河,誰知道他是為啥?也許是因情所困抑郁尋死?也許是涉貪腐畏罪自殺?也許是……!還有就是那個年代也沒有“社區(qū)學?!卑?!群眾餓著肚子忙于“汗滴禾下土”,哪有興趣、機會與條件學習《離騷》呢!也不知道《離騷》是什么玩意?。克阅莻€時代屈原與《離騷》的知名度極低,“屈原”成為文化符號作為民俗節(jié)日習慣的建立是很牽強的。還有屈原選擇投江自盡時難道他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與朋友圈聲明或與親朋好友暗示過?怎么準確斷定他死的本意原委?歷史證據(jù)有過記載存在嗎?所以這些或是經(jīng)過當時他的文人圈里的好友圓的一個故事,也或許當時持政治意見不同者用他的事件影射當時朝政。最后還有中國南方與北方無論語言與民俗習慣都有很大區(qū)別,為何必須讓全國人民雷同遵循沿襲一個節(jié)日文化以及一個詩人因投河自殺的死訊必須讓全國人民來用充滿香氣的粽子來品味分享?這些都承擔不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的善良、祥氣、安康……的儒家教意本質(zhì)的!所以端午吃粽子與屈原自殺根本不是一碼事。

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但“端午與屈原”又是如何容易地聯(lián)系到一起呢?我想主要還是與當時的部分史學家特別是南方籍史學家的“家鄉(xiāng)偏愛”有直接關系,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文人懷才不遇的際遇從屈原的《離騷》等作品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內(nèi)心激動與釋懷的文字,讓他們想到把“死去的屈原抬出來”予以“深刻影射點擊一段歷史”,而我們有理由相信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與他決定投江不會是一個時刻。還有是不是這些史學家所處時代對政治產(chǎn)生稍有的異見而或“放大屈原事件”來消解內(nèi)心情緒的一種方式呢?這在中國文人中是歷來慣用的,所謂“文人政治謀略”,文革前后的一些歷史事件就屢見不鮮。后來還有蓬勃的經(jīng)濟大潮中商家賣家以及旅游開發(fā)利益群體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顧歷史根本的隨風炒作,這樣不僅根據(jù)一個古朝代低級官員屈原的死造就了部分史學家完成了一個“文化史學命題”,不僅現(xiàn)代就是當代也大有人在依靠研究“屈原的死”成就了自己的一生學術并體面地養(yǎng)活了自己一生,當然更有商家跟著鼓噪并推出了一個“端午經(jīng)濟熱”,更有趣的是“屈原跳河處”也被開發(fā)成旅游景區(qū)與每年的詩歌詩人祭奠活動所在地,讓游人一遍遍去感受回顧“一個遠古老叟的投河自殺”。后來的一次次詩歌運動中,不論從名人地理效應中還是文化經(jīng)濟搭臺的需要,“屈原”作為一種“風尚與情節(jié)”,成為了詩歌活動的策劃標志。據(jù)說泊羅江邊每年端午都有詩人模樣的人拜江而跪聯(lián)想到自己的人生不得意而嚎啕大哭,這些年也不斷有詩人自殺事件出現(xiàn),甚至媒體也傳出端午日的泊羅江邊也曾出現(xiàn)過自殺現(xiàn)象,我想大概與“端午”的初始本意產(chǎn)生方向誤導和過度強調(diào)“詩人悲憤自殺”產(chǎn)生誘因有一定關系。就這點來說,歷史學界是有必要糾錯與勘誤的。

自上世紀70年代筆者出生記憶以來,幾十年的課本課堂教育與近些年商業(yè)以及旅游業(yè)的炒作,關于端午吃粽子的來歷,大概是這個樣子:“說詩人屈原投江自殺后,人們都到泊羅江邊紀念感懷他。與粽子有什么關系呢?說是因為擔心江里的魚兒把他身體吃掉,于是人們拿著當?shù)貍鹘y(tǒng)小吃粽子大量地扔進江中供魚兒吃飽,這樣就不會吃掉屈原先生了,那么年年這一天人們都會來此紀念,這一天就定為“端午”了。這不是一種嚴重糧食浪費嗎?在民以食為天的古代農(nóng)業(yè)中國如此拿米粒往江里扔這種行為是大逆不道的,這怎么能行得通呢?那么賽龍舟呢?人們?yōu)榱诉_到驅(qū)趕吃掉屈原先生的魚兒,用龍舟急駛之龍威,用木漿擊打水面的力量,達到驅(qū)趕魚兒的目的”。一個讓人懷念無比的官吏文人,難道人們在滿面笑容吃著香噴噴地粽子,看著江面酣暢無比的龍舟賽還會狂喊著互動著融入激情的氛圍里,這就是紀念一個死去的人的方式?這些是根本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

聞一多與黃石先生關于端午吃粽子、賽龍舟是民間的“民間水上娛樂”或是“驅(qū)瘟神”之俗,是有民間傳承根據(jù)的,中國自古代以來民間多瘟疫流行,類似于民間祈雨活動,中國民間沿襲了很多方式與拜祭活動躲避瘟疫驅(qū)趕瘟疫。既然圍繞“端午與屈原”有故事,那么我們也擬合理想象:或許屈原選擇跳河之地本是群眾活動的固定聚集,人們更急切感到這里需要“避瘟驅(qū)邪”,與北方人不同,此時南方人特有的心理細微與宗族禮教的傳統(tǒng)占了上風,他們自編自導掀起了一場類似北方的群眾拔河比賽,用熟悉水性駕馭船只的本領賽起龍舟,這個活動表面聲勢大,那一聲聲“嘿……嗨……”聲,足可以壯膽魄,那一口口粽子填滿肚子增添底氣儲存力量……!所以端午民俗的核心本質(zhì)是民間活動,而非因屈原之死而確立,或許恰恰是因屈原在此跳河而亡,給民間的“驅(qū)瘟神”活動制造了橫加的心理憂慮,所以那年有記載開始這場龍舟比賽臨時調(diào)高了節(jié)奏與氣氛并“以訛傳訛”地傳神了。在這個剛剛過去了的2018年端午節(jié),筆者看到還有人在網(wǎng)絡發(fā)出感慨“又逢端午,遙祭屈原。一個人與一個節(jié)日、一種民俗關系如此之緊密,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人。屈原,一位讓世代中華兒女年年記起的先祖,一個讓歷代文人仕子朝誦夜吟的巨擘,是我們這個民族燦爛精神篇章中的一個厚重的標題”。這些文字夸大其辭,竟然把屈原捧上了一個歷史峰端,不僅這是不尊重史實,而是非禮史實也。屈原在中國史級人物燦若星辰的排序中還沒有資格到了目前這個評價,這就是前面說的無論遠古朝代還是現(xiàn)當代文化氛圍中總有些人不具已有的歷史客觀史實,總是拿出“屈原”來亮亮嗓門提高一下調(diào)門,其實這就是代表中國部分文人思想迷茫精神頹廢的掙扎的呼號而已。

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聞一多先生曾說:“是誰首先撒的謊,說端午節(jié)起于紀念屈原,我佩服他那無上的智慧!”筆者毫不客氣地說:史學家與民俗文化學家或確切說一些文學史論家理論結合在一起時把一個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活動簡單標注為“詩人之死的紀念日”,這些很大程度與“坐井觀天”的私塾教桌與校園課堂思維學說極有關系,很長一個時期中國的學界忙于提高待遇與晉級職稱的欣喜若狂,學術研究放任自流,唯課題費補貼是基本,唯專利成果是瞄點,理論成果不切實際,研究學說信口開河,好像誰喊的大誰就居高臨下推為權威鼻祖,誰把歷史事實一朝推翻演繹重來誰就是新成果的擁有者,誰就是“標新立異”的新學派代表……此類自我夸張式的學術“摻水”比比皆是,這些年出錯糾錯的“王八理論”已經(jīng)很多,這與學術的務實誠信精神有關,學界應該引起反思。

如今城市、鄉(xiāng)村城鎮(zhèn)的學校教育一致地根據(jù)教學大綱與教材文本傳授“端午與屈原的自殺有關”,事實是我國的孩子們從懂事開始遇到端午節(jié)吃粽子就得到一次關于“自殺的恐怖教育”。去年的端午節(jié)前夕,筆者上街經(jīng)過售賣粽子的小攤前,聽到一個年輕媽媽正在和上幼兒園的孩子對話,孩子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吃粽子啊?”媽媽說“這是紀念詩人屈原??!”“為什么紀念???”孩子好奇地追問,“他啊,在端午節(jié)投河自殺了,所以紀念他啊”!媽媽不耐其煩地簡單解釋,孩子聽了一臉的茫然。我看到這一幕,感到無比的糾結,為什么讓這么小的孩子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一個封建王朝老官吏懷才不遇的政治異見者自感絕望的悲涼死亡故事呢?這個故事與他們的成長毫無關系,且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一年年總接觸“自殺”這個對于孩童來說還是恐怖的字眼???!這就是我們自聞一多先生的民國時代已經(jīng)“蓋棺論定”了的傳統(tǒng)史學教育結論,還在當代“似是而非”地“信馬由韁”地“自由馳騁”。這位年輕的媽媽代表了一種教育觀點與傳承,想想實在后怕。我由此聯(lián)想到我的成長時期,那時候鄉(xiāng)村也沒有幼兒園,我們同齡人沒有經(jīng)歷過這個學段,上小學時老師也是這么講過端午的由來故事,晚上想到老師說的“屈原自殺”好長時間都不敢到村邊小河溝邊玩耍,吃粽子時想到是為了那個“跳河自殺”的人,我們又聯(lián)想到鄰村里那個瘋女人是跳吃水灣死的,吃著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如果有一個小同學提到這里,我們就條件反射地扔掉手中的粽子,還不停地把口里殘存的給吐出來,心理是無比驚嚇與排斥的。

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資料顯示:中國的歷史記載和中國歷史發(fā)展水平以及朝代更迭戰(zhàn)亂頻發(fā)有關,很多資料顯示我國歷代史實記載經(jīng)封建王朝控制下進行過多次的篡改與修編,后人的很多史實搜集記載來自民間傳說與典故很多。以此為例,不僅僅是“屈原投河”的故事,還有更多的民間故事、神話等,都與當代現(xiàn)實生活特別是網(wǎng)絡化時代的今天嚴重脫節(jié),這些水分十足的選用教材必須經(jīng)過嚴格篩選與甄別或者,否則絕不能作為傳統(tǒng)教育內(nèi)容基礎的。針對“端午民俗的由來”與傳統(tǒng)教育的相關問題,筆者以不同方式訪問請教了部分大學學系學科負責人與教育管理者和理論界人士,大家指出:根據(jù)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理清歷史史實與民間傳說的清晰關系非常重要,這不僅是迫切需要修正與統(tǒng)一完善史志與教科書的問題,更應是我們教育學術理論界當前缺失并需要糾正的嚴肅的科學教育態(tài)度。中國的歷史史記是應發(fā)揮警示教育、啟人心智功能為主的,必須做到根據(jù)人群與文化素養(yǎng)分類、分層、分齡植入教育,這應是我國基礎基本教育和當前正在大力實施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原則。

對于端午的由來,我不是專業(yè)學術理論家,大家可以反駁我的觀點,但還要反駁歷史史實學術的發(fā)現(xiàn)嗎?!或者拋開專業(yè)學術的糾纏不休,你總不會希望你的后輩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年年被嘮叨、提示“自殺”的故事吧!

人之初,性本真。我們口口聲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是不是已經(jīng)給他幼小的心靈灌輸進不該有的精神負擔了?而這種負擔還將傳承幾代人才罷休?

端午之惑,學術之醒,教育之痛。

(文/張殿武。本文同步刊發(fā)北京《作家報》頭版,并在“人民日報海外網(wǎng)”、北京廣播電視網(wǎng)、中華文教網(wǎng)、中華新聞文化網(wǎng)、馬來西亞華僑報網(wǎng)等推送,文中觀點受到教育研究專家和理論評論界學者的肯定)

(編輯:鑫果)


端午民俗與屈原之死無半毛錢的關系|爭鳴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