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英散文:故鄉(xiāng)情

  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宋吉英2023-07-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故鄉(xiāng)記錄著我難以磨滅的童年。

文/宋吉英(山東)

故鄉(xiāng)是我成長的見證,永遠抹不掉小時的故事。我那天真可愛的笑臉,在母親的老屋,陳舊的相冊里保留著。多年來我東奔西走、浪跡天涯,被生活負重折磨得心力交瘁,回到故鄉(xiāng),親人真摯的關愛、鄉(xiāng)鄰淳樸的溫暖,讓我深深地知道,唯有故鄉(xiāng)才是我的避風港。我愛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更愛忙碌在田間的父老鄉(xiāng)親,在他們面前,讀著汗水,寫下詩篇。

故鄉(xiāng)記錄著我難以磨滅的童年。夏日里,在村西的小河里和同伴們一邊洗澡一邊釣魚摸蛤,提起摸蛤,那時候的我根本不會游泳,就學著大人的姿勢,一只手拿個米袋子,用腳去找感覺,發(fā)覺蛤的側面有點割腳的樣子,就快速下手取出來,就怕水灌入耳朵里。把摸到的蛤裝進袋子里,個數多了,袋子借著水的浮力,將很好的收獲慢慢拖到岸上。孩子們水里玩累了,就坐在沙灘上,兩手將河沙攏成堆,用草梗支起房屋狀,做著“過家家”的游戲;日暮西沉,媽媽站在村口扯嗓子喊孩子們回家,孩子們裝作沒有聽見,及至媽媽走近,扯著孩子耳朵才肯往家走;村周圍的一圈草垛,像一個個蘑菇,一年四季一動不動坐在那兒,那是村里人的夢想,也是我兒時游玩最佳場地,屆時,男孩上草垛,拱草垛,草垛抖動起來,左右搖擺像個不倒翁。女孩嘴里含著麥稈,一邊穿梭于草垛之間,一邊聞著麥稈留下的陣陣余香,哪知,與在草垛轉圈蹭癢癢的老黃牛應頭相見,老牛眼睛瞪著叫了一聲,嚇得我們撒腿就跑;胡同是孩子們捉迷藏理想之地,每到晚間,孩子們不約而同集中在胡同里玩捉迷藏,一時間,胡同里灌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地面雖凹凸不平,多有磕磕碰碰,孩子們不覺得疼痛,爬起來繼續(xù)追趕……

每天早晨,陪伴著東方的一縷陽光,踏上去往學校的道路。這天,我照常背著書包歡快地走著,忽然,誰在后面喊叫我,轉頭瞧是母親,母親氣喘吁吁跑過來,朝我莞爾一笑,然后從布兜里掏出一枚熱乎乎的紅皮小雞蛋,匆忙塞進我書包里,然后對我說:“今早母雞下的第一個雞蛋。人家說,吃第一個雞蛋的人將來聰明……”媽媽走遠了,我總要回頭遙望,極目處,母親身影那么高大。

多年來,雖遠走他鄉(xiāng),也忘不了故鄉(xiāng)那低矮的房屋和那一條條胡同和草垛。今日我又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卻找不到村口了,處在村口窄窄巴巴的小橋不見了,改成寬敞的大橋;草房變紅瓦房,好多人已住上了樓房;原本是凹凸不平的泥土路,變成平展展的水泥路,路邊郁郁蔥蔥的樹木,下面是鮮艷奪目的花草。那一條冬陽夏涼的小巷,變得寬敞明亮了;與鄰居們坐在一起,聽他們講過去事情,講現在的抱負和夢想。我望著滿天星空,猜想綿綿。

不管我走到哪里,故鄉(xiāng),您永遠是我的牽掛!

宋吉英散文:故鄉(xiāng)情


簡介:宋吉英,筆名:隨心所欲,網名:夢里桃源,女,山東省威海市人。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作協(xié)會員?!镀废泯S》副主編。各類體裁作品頗多,散見于《世界日報》《上海故事》《中國社區(qū)報》《山東文學》《齊魯文學》《云海詩刊》《楚天金報》《威海文藝》《文登文藝》《威海衛(wèi)文學》《登封文學》《文登大眾》《威海日報》《威海晚報》《天柱》等報刊。


(此文榮獲“肝膽相照”正念杯中國文藝名家文學書畫攝影青州采風創(chuàng)作論壇 文學組 散文類二等獎。)


(責任編輯:靳樸)



宋吉英散文:故鄉(xiāng)情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