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蟲記(報告文學)

  來源:人民網徐錦庚2017-09-0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未來學家托夫勒曾預言,繼農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垃圾革命”。
      

              昆蟲與植物。(人民視覺供圖)

未來學家托夫勒曾預言,繼農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垃圾革命”。

城鎮(zhèn)化高速發(fā)展,垃圾處理問題早已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處理好生產、消費之后的垃圾,既關系資源合理利用,也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緊迫需求?!袄锩碧柦且呀洿淀?。本期刊發(fā)的報告文學《馴蟲記》,所講的就是通過養(yǎng)殖蟑螂,利用自然界食物鏈規(guī)律對餐廚垃圾處理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

  ——編  者


蟑螂是什么?害蟲。地球人都知道。

提起蟑螂,人人憎惡:骯臟,惡心,污染食物,攜帶病菌,傳播疾病……在中國,一場滅“四害”,蟑螂成全民公敵,人神共憤。在美國,政府年耗十五億滅蟑,高于防艾兩倍。

偏偏李延榮不,慢條斯理,如數(shù)家珍:蟑螂是個寶哇,講團結,守規(guī)矩,不挑食,能再生,繁殖快……別人笑他癡,他笑別人盲,竟與蟑螂合力,試圖破解一道環(huán)保難題,洞開蛋白飼料天地,一舉兩得。

昆蟲天性,無關對錯。只要人類獨具慧眼,巧妙利用,害蟲亦成益蟲。蠶吃桑葉吐絲,蜂采花粉釀蜜,蟑螂亦可被化敵為友,造福人類。

羅丹說,對于我們眼睛而言,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如龍之睛,似虎之翼。

  一

初識蟑螂,李延榮二十七歲。

1990年秋,李延榮雙喜臨門:生女,喬遷。半夜,寶寶啼哭,他起床熱奶。進廚房,拉開燈,眼睛猛一花:灶臺上,一群黑東西,不會飛,能疾走,呼啦啦散開,眨眼銷聲匿跡。他嚇一激靈:媽呀,啥玩意?

熱罷奶,李延榮不放心,拉滅燈,側起耳,睜大眼,潛伏黑暗中。直到耳朵側酸,終于有了動靜,窸窸,窣窣,來了!他屏住呼吸,瞅準方向,猛一拉燈??辞辶?,一群黑蟲!

黑蟲猝不及防,倉皇逃竄。說時遲,那時快,李延榮一個虎躍,死死摁住一只。勁使大了,腦袋撞上墻壁,嗡一聲,金星直冒;胳膊撩落鐵鍋,咣一下,聲如炸雷。妻子驚醒:咋了?進賊了?

小蟲頑強抵抗,使勁撓手心。李延榮慌忙捏緊,以為是蛐蛐。細一看,色黑褐,體扁平,長翅膀,不會飛,有光澤,發(fā)臭氣,不像蛐蛐。

李延榮生性好奇,凡事愛琢磨。他找出藥瓶,盛了小蟲,給同事辨認。同事大驚失色:哎喲,這是蟑螂,快碾死它!

在南方,蟑螂如影隨形,老幼皆識,北方卻少見。李延榮初聞乍見,如臨大敵,回家折騰多日,才剿殺殆盡。

再識蟑螂,又悠悠十八年。

2008年夏,留學澳洲的女兒暑假回國。一日,女兒正上網。李延榮問,鴻怡,看啥哩?音樂怪怪的。

鴻怡說,美國動畫片,講蟑螂先生的。

什么?李延榮皮膚一緊,蟑螂?還先生?

鴻怡抬起頭,蟑螂咋了?完美造物呢。

多惡心的東西呀,怎么完美了?李延榮湊過去。

鴻怡現(xiàn)炒現(xiàn)賣:蟑螂存在久遠,已在地球生活三億年,恐龍不過一點六五億年,人類僅四萬年;生命力強,能九十日不進食、四十日不進水,失去肢體能重生,頭沒軀體能活十二小時,軀體沒頭能活四十天;繁殖力強,一年能繁衍十萬只;用于制藥還能治多種病,消化不良、破傷風、膿腫、耳痛及性無能……

哎呀呀。李延榮咂巴嘴,想不到,這么臟的玩意,竟渾身是寶!

李延榮是章丘人,中專畢業(yè)分到濟南物資回收公司,悟出道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廢品也是好資源。一雙破膠鞋,不值錢吧?一回收,卻是寶了:鞋幫制橡膠,鞋面可造紙。一臺廢電機,可析出銀、銅、鐵,身價倍增。調山東技術開發(fā)中心后,又迷上科技轉化。有個電動機專利,定子與轉子可功能互換,轉讓費五千元。他靈機一動:裝在自行車后輪,可以取代鏈條!興沖沖跑到自行車廠,要談合作。廠長兜頭一瓢冷水:沒有鏈條,還叫自行車?后來,滿大街的電動車,正是運用此原理。他懊惱不已:若當初買下專利,早大發(fā)了!看來,今后有想法,須盡快動手,別光說不練。

鴻怡一席話,勾起李延榮興趣。他說,你再搜搜蟑螂,還有啥資料?

鴻怡一搜,滿屏殺氣,不是推銷滅殺藥,就是介紹滅絕法。也有知識介紹:學名蜚蠊,俗名騷甲、黃婆娘、油夾蟲、偷油婆,還稱小強,品種六千多,分布熱帶、亞熱帶。國內家居蟑螂中,有中華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也有德國小蠊、日本小蠊。

李延榮好奇,為啥叫偷油婆?

鴻怡說,蟑螂嘴饞,逮啥吃啥,葷素不拒,食物種類廣泛,美洲大蠊喜歡油和腐敗物,德國小蠊偏愛發(fā)酵物。

蟑螂的藥用價值,其實《本草綱目》《神農百草經》《中國藥用動物志》《全國中草藥匯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描述,“身似蠶蛾,腹背具赤,兩翅能飛”。此貌,正是美洲大蠊特征。

甚至有個外國視頻說,吃昆蟲能“拯救”世界!柬埔寨將昆蟲當午餐,泰國視昆蟲為美食,有兩萬家蟋蟀養(yǎng)殖場,曼谷到處是賣昆蟲攤位,蟑螂、蠶蟲每只三十泰銖,蝎子每只一百泰銖。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官員稱,昆蟲營養(yǎng)成分高,蛋白質豐富,繁殖速度快,生長效率是牛肉二十倍,且碳足跡極其微小,只需少量的水,產生的溫室氣體微乎其微;昆蟲是冷血動物,不必為保暖消耗熱量,攝取食物少,有助于解決糧食危機、拯救環(huán)境。

哦。李延榮若有所思。

  二

既然蟑螂用處大、繁殖快,何不人工飼養(yǎng)呢?李延榮又琢磨開。一打聽,果然有人養(yǎng),本省有多家,賣給藥廠。

接受以前教訓,李延榮說干就干,跑濟寧,奔淄博,轉濱州,登門討教。未料,乘興去,敗興歸。這些農戶均用糧食投喂,成本不低,養(yǎng)一噸上萬元,最初每斤賣五百元,因缺銷售渠道,一路跌到十五元,仍乏人問津,血本無歸,欲哭無淚,一對夫妻還離了婚。他不敢造次。

時光荏苒。一晃,三年過去。

這天中午,李延榮去食堂吃飯。泔水桶滿了,食堂職工叫苦:現(xiàn)在不讓泔水養(yǎng)豬,沒人敢收泔水,只好花錢求人,每趟四百元,人家還不愿來呢。

李延榮納悶,泔水喂豬,勤儉節(jié)約嘛,咋不讓呢?細問才知,“泔水豬”易患病,有同源性感染風險,對人體有害,瘋牛病的傳播就是教訓。

三百多員工,每天泔水不少,怎么處理呢?李延榮撓起頭,飯店餐館這么多,該有多少泔水?

泔水油漬麻花,李延榮忽然想起“偷油婆”,腦洞大開:蟑螂不是嗜油嗎?假如讓它吃泔水呢?

李延榮手下有三個年輕人,都是研究生,姜麗娟學生物,左立學化工制藥,張立偉學化學分析。仨人不以為然:西方科技那么發(fā)達,咋沒想到利用蟑螂?

那倒未必。李延榮說,我同女兒探討過,西方是分餐制,食物浪費少;國人喜歡聚餐,餐館生意火,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剩飯菜成大難題了。

嗯,是這理兒。幾個年輕人頷首,昆蟲處于生物鏈最低端,讓蟑螂吃剩飯菜,理論上說得通。

李延榮找到章丘環(huán)衛(wèi)中心主任安峰。安峰說,章丘的餐館和食堂數(shù)百家,每天有四十噸餐廚垃圾,家庭的沒法統(tǒng)計。

喲,這么多!李延榮嚇一跳,咋處理呢?

安峰搖搖頭,餐廚垃圾油性大、水分高,夏天十二小時變質,冬天三十小時,沒法焚燒,只能填埋,污染地表和地下水。

李延榮問,填埋場滿了咋辦?

安峰兩手一攤,還能咋辦?找新的唄。

李延榮追問,再滿了咋辦?

安峰語塞。

李延榮試探,如果我能處理一部分呢?

你?安峰面露狐疑。

李延榮說,我想養(yǎng)蟑螂,讓蟑螂吃。

什么?養(yǎng)蟑螂?還讓蟑螂吃?安峰眼睛一亮。有人試過生物處理,讓蠅蛆、蚯蚓吃,都有局限,蠅蛆的卵和蛹不進食,蚯蚓怕咸怕辣,從沒聽說讓蟑螂吃。你若能做到,我給你補貼!

李延榮大受鼓舞,此話當真?

安峰一跺腳,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三

周末,李延榮對妻子說,今天我買菜,給你露幾手。

妻子撲哧笑了,這半輩子,盡是我伺候你,你啥時露過手了?

李延榮忙乎半天,做了滿桌菜,請妻子坐下,斟上酒。

妻子滿臉警惕,你從沒這么殷勤過,是不是有事求我?

李延榮嘿嘿一笑,確實有事商量。

說吧,要多少錢哪?財政大臣拉長聲調。

不是錢的事。

不是錢?那好辦!妻子換了態(tài)度。

是這樣。李延榮剝了一只蝦,放進妻子碗里,我想在家里做試驗,養(yǎng)蟑螂。

哎呀,那多臟?。∑拮涌曜右涣?,你在外面折騰,我不管,在家里不行!萬一跑得到處都是,咋辦?

父女倆的討論,她旁聽一耳朵,并不吃驚,但要在家里養(yǎng),接受不了。

哪能呢?李延榮賠著笑臉,你只管放心,我只是養(yǎng)幾只,會千萬小心的。

放哪兒養(yǎng)?妻子讓了半步。

乘鴻怡出國,放在客衛(wèi)里。

別弄得臟兮兮的,等鴻怡回來,住不下去了。妻子又讓半步。

她全力贊成,正在為我搜集國外資料呢!李延榮得意洋洋。

妻子不再吭聲。她了解丈夫,性子好,但脾氣犟,只要認準理,九頭牛拉不回。

2011年10月,李延榮買來金魚缸,擱在客衛(wèi),討來一把卵鞘,是美洲大蠊種。蟑螂一生,分卵鞘、若蟲、成蟲。卵鞘一厘米長,呈咖啡色,狀如枕頭,有兩排細微孔,排列整齊。李延榮數(shù)了數(shù),每排六至八孔。

那些天,李延榮一回家,就坐在魚缸前,盯著卵鞘,紋絲不動。

二十多天后,一只卵鞘的小孔忽然綻開,鉆出一只小蟲,通體雪白透明,像是白蟻,東張西望后,快速爬動。很快,小孔次第綻開,一只,兩只,三只……其它卵鞘緊隨其后,缸底爬滿若蟲。

李延榮投進一團剩飯,若蟲快速圍攏,津津有味吃起來。吃罷,四下散開,沿著缸壁往上爬,因缸壁太滑,紛紛掉下。

這時,李延榮驚訝發(fā)現(xiàn),蟲體顏色漸漸變深,兩小時后,完全變成咖啡色。

蟑螂喜暗怕光,晝伏夜出。李延榮將窗戶遮嚴,打著手電看。果然,若蟲一見光,就四下逃竄。

李延榮想,蟑螂怕不怕麻辣呢?拉妻子進川菜館,點了毛血旺,帶湯打包。若蟲一擁而上,吃得干干凈凈。

那段日子,夫妻倆經常下館子,為的是打包。好一個蟑螂,無論酸甜苦辣,統(tǒng)統(tǒng)來者不拒,似乎永不厭食。

李延榮又想,蟑螂吃不吃腐敗食物?會不會中毒?遂將剩飯菜捂餿,氣味難聞。若蟲毫不介意,胃口照舊。

李延榮明白了,蟑螂無味覺,也無嗅覺,而且免疫功能好,不會輕易患病。哈哈,它可不像蚯蚓那樣嬌氣呢!

若蟲天天見長。一天下班后,李延榮驀地發(fā)現(xiàn),若蟲行動遲緩,不吃不喝,直至一動不動,莫非病了?焦急起來。到了半夜,他不放心,起床觀察,發(fā)現(xiàn)若蟲又動起來。不過,不是爬行,而是左右晃動,晃了一會兒,若蟲頭部忽然破裂,里面竟鉆出一只若蟲,原先的若蟲變成薄殼。緊接著,像變戲法似的,一只只若蟲破殼而出,又活蹦亂跳。不一會兒,缸底鋪了一層蟲殼。

呀,蟑螂會蛻殼!李延榮目瞪口呆。

次日早,李延榮來到魚缸前。咦,蟲殼沒了。顯然,又被若蟲吃了!

李延榮發(fā)現(xiàn),每隔一段時間,若蟲就蛻一次殼。天氣暖和時,周期短;氣溫下降時,間隔長。

時間一久,異味漸濃,飄得滿屋都是,妻子難以忍受,央求丈夫,我快熏倒了,別在家養(yǎng)了,弄到外面去吧。

李延榮也擔心,眼看蟑螂瘋長,萬一逃逸,就惹禍了,得趕緊轉移。章丘有座花椒山,朋友承包的,山上有幢簡陋房。他把魚缸運上山,制了幾個木箱,蒙上絲網,讓妹夫邊飼養(yǎng)、邊觀察記錄。一有空,他就驅車去,半夜才回家。雙休日,更是整天泡在山上。

若蟲四個月時,開始長翅膀,不再蛻殼。這意味著,若蟲變成蟲了。記錄顯示,共蛻殼八至十次。

過了幾天,李延榮發(fā)現(xiàn),成蟲屁股后面,冒出一個黑點,以為是屎??墒?,“屎”越來越長,并不掉落,成蟲走到哪里,都笨拙地拖著,一周后才落地。他恍然大悟:原來是只卵鞘!

過了一天,成蟲屁股后,又冒出黑點。李延榮得出結論:美洲大蠊成蟲,每周產一次卵。隨后,他又觀察到:飼養(yǎng)溫度適宜時,卵鞘約二十五至三十天變若蟲,數(shù)量十二至十六只。

產卵的,自然是雌蟑螂。再觀察,李延榮看出端倪:雌的肚子圓、屁股寬;雄的肚子細、屁股尖。蟑螂繁殖,屬有性與無性結合。雌蟑螂交配一次后,會雌雄同體,不需交配,便可連續(xù)產卵。

網上說,蟑螂饑餓時,會殘殺同類。為驗證,他在魚缸里放進一百只蟑螂,一半成蟲,一半若蟲,斷食斷水。

三十天后,成蟲出現(xiàn)死亡,若蟲依然活躍,還蛻殼呢,只是變瘦了。

這時,怪事發(fā)生:成蟲死亡不久,同伴慢慢圍攏,先略略試探,見沒動靜,就開始啃食。不一會兒,風卷殘云。

過了幾天,又見有趣一幕:若蟲蛻殼時,因不動彈,同伴趨前啃咬,被咬者受驚逃跑,同伴攆著咬,攆幾步就放棄了。

李延榮得出結論:即使極度饑餓,蟑螂也不輕易殘殺同類。

網上還說,蟑螂遇到食物時,一哄而上,邊吃邊拉。李延榮觀察后,并非如此。蟑螂取食時,不會在食物上亂爬,更不會拉在食物上,而是在食物周邊圍一圈,從外往里吃。吃時并非蜂擁而上,而是讓里圈的先享用,外圍的靜候,不會硬往里擠,待里面吃飽退出,后面的才跟進,退一只,進一只,并不爭搶,還挺有序。

他感嘆不已,哎呀,居然有點紳士風度!

  四

養(yǎng)殖蟑螂,須以量取勝。如何高密度養(yǎng)殖呢?李延榮想,光在一個平面養(yǎng),密度難以提高,須立體養(yǎng)殖。

怎么個立體法?李延榮苦思冥想,有一天路過一處廠房,看到屋頂?shù)牟y瓦,茅塞頓開,讓人做成波紋水泥板,豎起來,中間留縫隙,投放進蟑螂。

果然,蟑螂吃飽后,自覺攀壁歇息。再投食時,呼朋喚友,簇擁而來。

反復測試后,李延榮選定最佳縫隙,既節(jié)省空間,又不影響蟑螂活動。他測算,一百平方米的投影面積,大約可養(yǎng)十八至二十噸。

蟑螂壽命如何呢?李延榮繼續(xù)觀察。

資料說法不一,有說一年半,有說兩年半。李延榮發(fā)現(xiàn),生長九個月時,蟑螂陸續(xù)掉落,雄的居多,雌的占百分之三四。隨后,雄的漸少,雌的漸多。最終,李延榮得出結論:美洲大蠊壽命九至十二個月,其中雄的九至十個月,雌的十一至十二個月。

觀察中,李延榮意外發(fā)現(xiàn),蟑螂的死亡選擇,有其獨特規(guī)律:掉落時,若四腳朝天,便無力翻身,只是徒勞亂蹬,不幾天就死了;若是仍然趴著,會緩緩爬到低處,靜靜等死。

這一意外發(fā)現(xiàn),給了李延榮靈感。他將底盤設計成傾斜,高端投食,低端清理。

這時,就到了最大的問題了:蟑螂自然死亡后,該如何處置?得找好出路。李延榮琢磨:我國蛋白飼料稀缺,蟑螂蛋白質豐富,如果把它烘干磨粉,制成動物飼料,說不定成大產業(yè)呢!

這樣的飼料,功效如何?李延榮決定做試驗:養(yǎng)雞。將小雞分成兩組,一組喂普通飼料,不加抗生素;一組摻百分之五蟑螂粉,對比觀察。

區(qū)別很快顯現(xiàn):那組普通雞易患雞瘟,半年病死一半;“蟑螂雞”從未染病,生長速度快,肉質韌性好,骨頭格外硬,公雞五個月就出現(xiàn)第二性特征(即雞爪上方的一節(jié)骨頭),而普通公雞一年才有。饒有趣味的是,“蟑螂雞”像打了雞血,只只兇狠好斗。有一次,一只公雞忘了“祖訓”,竟向大狗挑釁,狠啄對方幾口。狗惱羞成怒,與雞廝打。雞哪是狗對手?自然敗下陣來,肚皮慘被撕破,耷拉著一塊皮。傷雞若無其事,照吃照跑,傷口漸愈合,平安度過二十天。不巧,蟑螂粉缺貨,雞改吃普通飼料。僅五天,傷雞蔫頭耷腦,步履蹣跚,傷口開始化膿。

一份試驗報告,讓李延榮茅塞頓開:蟑螂粉含有天然抗菌肽,具有免疫、復合功能;肉雞飼料中摻入百分之二蟑螂粉,可替代抗生素藥物。

雞蛋也不相同?!绑氲啊睔ず裼病ⅫS不散,可斜插牙簽,蛋清有三環(huán),香味濃郁。

為進一步驗證,李延榮買來六十只成年肉食雞。這些雞乃工廠化養(yǎng)殖,從小到大不挪窩,剛買來時,竟立不穩(wěn),成天蹲著。李延榮將其分兩組,一組喂普通飼料,一組摻蟑螂粉。結果,前者第三天開始死,第九天全亡;后者半個月能站,二十天能跑,沒一只病死,肉質口感明顯改變。

為獲取更可靠的數(shù)據(jù),李延榮求助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檢測數(shù)據(jù)顯示,“蟑螂雞”肉中,未檢出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脂肪含量低于兔肉,硒含量是散養(yǎng)雞的一點八倍。

持續(xù)觀察三年后,李延榮申報三十多項專利,已有兩項獲批,一為發(fā)明專利,二為實用新型專利。2014年秋,他成竹在胸,再度找到安峰。

什么!安峰驚訝不已,你還在搗鼓?以為你是胡咧咧呢!

李延榮認真問,我要餐廚垃圾,你能不能免費提供?

豈止是免費?我要給你磕頭呢!安峰激動了。這年夏天,濟南剛發(fā)生一起事件:填埋場旁村民不堪其臭,阻撓垃圾車進場,市區(qū)垃圾滯留三日,市民叫苦連天。

安峰說,這幾年,章丘餐廚垃圾激增,餐館和食堂每天產六十噸,你幫我解決大難題了,你要多少,我送多少!

2015年底,李延榮辭掉企業(yè)職務,聯(lián)合幾位朋友,按照工廠化標準,建成封閉式車間,全身心與蟑螂打交道。

安峰早就急不可待,及時跟進,定期送來餐廚垃圾。

  五

出濟南城東,上濟青高速南線,行二十分鐘,從埠村口出,行不遠,漫山遍坡郁郁蔥蔥,盡是花椒樹。車在綠樹中蜿蜒,直達坡頂,有一處不大的院落,掛著招牌:章丘區(qū)餐廚垃圾生物處理中心。我慕名探訪。

場外,堆著餐廚垃圾,剛送來,異味還淡。兩個員工正在挑揀,有碎玻璃、塑料袋,也有動物骨頭。員工說,蟑螂很精明,如果食物夠,不吃骨頭和塑料袋;如果食物少,也會慢慢咀嚼。至于大骨頭、碎玻璃和金屬物,則無法啃動。

垃圾經粉碎后,沿管道輸往投食口。員工說,投食時,為了不留殘余,有意少投,讓蟑螂八成飽。

我問,一天能處理多少垃圾?

十五噸。李延榮說。

場內光線暗淡,李延榮打著手電。幾塊大玻璃,圍成封閉空間,里面排列著波紋板。手電光下,蟑螂密密麻麻,來回穿梭。李延榮說,這幾年,蟑螂數(shù)量呈幾何級增長:2014年四百公斤,次年四噸,去年超過一百噸,今年可達三千噸。

悠悠五六年,從手心上一把,到成百上千噸。這個巨變,讓我震撼!

我注意到,底盤上,有卵鞘、蟑螂屎,還有垂死蟑螂,混雜在一起。李延榮解釋,他設計了篩分裝置,能將三者自動分離。

隔壁是孵化室,熱烘烘的,有一股潮濕味。架子上,盡是孵化盆,盆內有孵化輔料,小若蟲鉆進鉆出。

我好奇,一個章丘城,餐館和食堂日產六十噸餐廚垃圾,那么全國的餐館和食堂呢?

安峰伸出倆手指,2015年,六千萬噸!

我心一沉,眼前幻現(xiàn)一座山——垃圾山。

據(jù)說單是北京一天就產垃圾兩萬多噸,如果用卡車載,車輛首尾相連,長達六十公里,可繞北京三環(huán)一圈。

這是個黑色的數(shù)字,但也未嘗不蘊著商機。李延榮說,按2015年數(shù)據(jù),全國飼料需求量近兩億噸,如果都添加百分之二的蟑螂粉,需要蟑螂粉三百八十萬噸;十五噸餐廚垃圾能產一噸蟑螂粉,六千萬噸餐廚垃圾若投喂蟑螂,可產四百萬噸蟑螂粉,足可替代飼料抗生素。

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問,國外有使用昆蟲飼料先例嗎?

李延榮拿出一沓資料。美國、加拿大已獲準使用昆蟲蛋白飼料,歐盟允許喂給寵物和收獲皮毛的動物,并正在考慮用于水產。

安峰說,區(qū)政府已批復六十畝地,支持李延榮擴建場地,將日處理餐廚垃圾一百噸。

探訪歸來,我正撰寫此文,李延榮通報喜訊:8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久林領銜,中國科學院、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昆蟲學、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等領域的幾位專家評價后,得出結論:“利用美洲大蠊處理餐廚垃圾技術”遵循自然界食物鏈規(guī)律,是充分利用美洲大蠊可以高效、快速、無污染轉化餐廚垃圾的一項新技術,符合變廢為寶的資源高效利用方向,是國際、國內環(huán)保新理念的具體實踐;該技術的副產品美洲大蠊蟲體、干粉及卵鞘可作為昆蟲蛋白飼料,實現(xiàn)餐廚垃圾資源化和循環(huán)利用;該項目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創(chuàng)新了一種餐廚垃圾處理模式,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三十多年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繼農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世紀之交要出現(xiàn)的垃圾革命。隨著城市化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垃圾革命”號角早已吹響。

中國與昆蟲淵源深遠:養(yǎng)蠶史逾四千年,是養(yǎng)蠶繅絲和織綢鼻祖,有“嫘祖始蠶”之說;蜜蜂養(yǎng)殖始于東漢,養(yǎng)蜂專家姜岐“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天下”。如今,養(yǎng)殖蟑螂,轉化垃圾,造福人類,或許又將創(chuàng)造奇跡?

我們充滿期待!

              編輯:紅研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